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扎根孔孟之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秉承“以体育人”的使命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坚持德体并进、以体育智、强体育心。自1974年成立以来,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硕、博、博士后一体化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建有教育部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孔子射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体育学)等,是集卓越教师培养、体育科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体育院系,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和高层次体育人才提供了“曲师方案”,更为新时代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体育科学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育人”为战略航标,推动党建工作与体育育人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技双修”的新时代体育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树立科技报国志向,学院积极探索党组织学习新模式、举办黄大年精神杏坛公开课和黄大年定向运动等一系列活动,并聘请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黄大年教育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淑贞担任曲阜师范大学黄大年团队思政课导师,传承和发扬黄大年精神。
学院党委提出,要把教育初心落实到日常的点滴工作中,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在观念与方式上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从实践中汲取育人智慧,挖掘优质学习资源;要勇于创新党员学习模式,跨越学科、行业界限,协同多方组织开展联合学习活动,使党建工作焕发新活力。
学院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立足体育的育人本质,以“体”为载体、以“德”为内核,探索“体育+思政教育教学”融合路径。在课程理念上,深挖体育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规则意识等融入教学目标。例如,通过讲述女排精神、奥运健儿的奋斗故事激发家国情怀,在武术、太极拳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自信;创造性地将射艺、蹴鞠、投壶等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形式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将思政课建成引领时代新人成长、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彩课程,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堂”品牌活动,形成“以体育人、以体育德”的立体化育人格局,使学生在强健体魄中锤炼品格,实现知行合一。
学院扎根孔子故里,秉承“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理念,立足孔子故里地域特色,将儒家“六艺”精髓融入体育学科,聚焦“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多元化培养目标,以培养具备高尚体育道德、深厚专业知识、精湛运动技能及优秀教育教学能力的体育人才,并将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解决“以体育人”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的问题。依托该成果,卓越体育人才培养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6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体育精神谱系构建研究”。
针对以往体育教育“技能本位”与“素养割裂”的痼疾,学院以“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为根基,依托教育部门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孔子射艺),打造了“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课程)、一赛(非遗体育赛事)、一馆(数字文化馆)”三维育人体系,并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射艺)教育实践基地、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等。近年来,曲阜师范大学将孔子射艺列为学校重点建设项目,致力于将“孔子射艺”基地打造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对外交流于一体的孔子射艺文化传承聚集地。
学生王世坤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获得射箭(复合弓)冠军,马琳在中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中获个人排名赛冠军,成为“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生动实践。
学院积极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强化数智赋能体育人才链,创新数智赋能体质强健新空间,构建了“数智赋能—创新驱动—‘五育’融合”三位一体“以智塑人”新模式。
结合虚拟教研室建设和休闲体育专业特色,学院搭建了集课程教学、虚拟体验、师资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休闲体育虚拟教研室”,将数智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场景,实现了教学资源云端共享;聚焦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学院构建了“AI(人工智能)+体育”数字化教学平台,完成了“孔子射艺展演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成功获批“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开发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教学多媒体设计”“运动数据分析基础”等数字化课程,创新“课堂实操—虚拟仿真—实境训练”三阶教学法,有效提升了学生运动技能习得效率与科技应用能力。其中,曲鲁平教授团队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采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自适应调整,成功入选教育部门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立足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院实施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体教融合与数智化转型。本年度重点推进的校园阳光健康跑运动项目,通过数智赋能体质强健数据采集与动态系统建设、健康场景治理设计与数智模式构建、多元平台搭建与健康智景管理,实现了管理体系的制度化与实施路径的规范化,打造了体育强健实践新案例。
体育科学学院高度重视产学教研一体化育人,紧紧扭住“校家社地”协同发展准绳,凝聚多方力量,形成“需求对接—资源配置—供给优化”机制,多措并举,拓宽学生成长和社会服务渠道。
学院在原有的选派师生开展全民健身巡回宣讲、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培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等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先后与国家体育部门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部门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国家体育部门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国家皮划艇队、国家赛艇队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科技服务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北加州华人文化体育协会共建学生研习基地,与山东省体育部门外事中心共建奥林匹克价值观推广中心,与山东泰山集团共建山东泰山曲阜师范大学女子足球队,与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中大体育产业集团等体育企业建立“成果转化孵化中心”,与山东省体育部门共建山东省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与济宁市体育部门、济宁市中医院共建“济宁市体育医院”,与滕州市中医院共建滕州市体育医院。通过构建“政府部门—高校—行业—企业—社会”五方协同平台,打造“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育人闭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双师”队伍建设与社会服务共建共享。
体育科学学院积极组建“奋斗青春·向西寻梦”“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团”等社会实践团队,重视立体化校内外实践育人平台的搭建。
年均派出志愿者超500人次,赴西部地区及山东省基层开展体育支教、社区健康服务;与山东省体育部门共建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年均完成体育惠民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孔子射艺文化宣讲团”累计服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场,获教育部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授牌;与曲阜市田家炳中学、青岛坤羽体育俱乐部等20余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开展基层足球师资培训、乡村体育设施规划等实践项目,形成“实践认知—责任内化—价值外显”递进路径。其中,体育科学学院学生杜一诺参与了2024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山东赛区志愿服务,他说:“我一定会半岛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认真开展体育教育项目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勤思考、多聆听、善总结,逐步实现‘敢教、会教、教好’的目标,自觉担当尽责,成为青春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为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贡献属于曲师人的‘体育担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而体育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体育科学学院结合《山东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导方案(2023—2027年)》《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山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山东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在学院院长带领下,于2023年派出12名教师、18名硕博研究生赴山东省16个地级市、37个县(区)、102个乡镇街道、304个村庄,深入走访3000余户农村居民,全面了解山东省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农民的实际需求;2024年暑期,学院派出10名教师、80余名硕博研究生赴山东省16个地级市、250个社区,访谈1250户居民,开展社区体育设施配建和维护更新、健身活动开展、社会组织与健身团队、科学健身指导以及体卫融合等方面的调研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山东省体育部门委托的项目“山东省农村体育工作调查服务项目”“山东省社区体育发展状况调查项目”。基于调研结果,现已形成了包括1280个样本、179个指标的山东省社区体育发展状况数据库,撰写的《山东省农村体育调研报告》《山东省社区体育调研报告》获肯定性批示;基于山东省农村体育特色村、特色镇、特色县(市)的标准制定工作,拟定了《山东省体育特色县评价评定标准》《山东省群众体育强省、强市、强县、强乡镇标准》《山东省传统特色校标准制定和遴选》。此次大调研工作展现了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担当,为开创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和体育建设新局面贡献“曲师智慧”。
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体育科学学院主动扛起使命担当,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体育强国建设,依托学科优势开展创新性研究,在生态保护、民俗体育传承、体育文化旅游融合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体育智慧”与“曲师方案”。
为助力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标,学院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构建“体育+生态+文化”跨学科研究矩阵。学院院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体育旅游嵌入国家公园建设的模式及中国实践研究”,提出了“生态保护—体育赋能—文旅增值”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为国家公园功能拓展提供理论支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体育助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高标准建设研究”,提出创新设计沿黄体育文化廊道、智慧化户外运动体系等实践方案。
面对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存续挑战,学院着力破解民俗体育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协同难题。李兆进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黄河流域村落民俗体育乡土空间存续与文化认同研究”,深入沿黄九省区27个传统村落,构建“非遗体育活态传承—乡土空间场景再造—文化认同价值重塑”保护路径;董德朋教授团队主持的项目“黄河流域村落体育游憩空间重构的‘景村融合’生态模式研究”,创新提出“体育微景观植入、生态绿道串联、文旅服务提质”的乡村更新策略,实现村落生态修复与体育旅游增收双赢。
学院院长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国家战略驱动—学科交叉创新—区域实践反哺’的闭环研究体系,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体育生态研究高端智库,为守护黄河文脉、筑牢生态屏障、激活绿色动能提供更强支撑,全力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学科高地。”
砥砺深耕结硕果,重任千钧再奋蹄。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创新为引擎,以数智为驱动,以协同为路径,最终构建起“文化浸润—智慧赋能—协同创新”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动态适配,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体育方案”,彰显了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高校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曲师模式”。(姜付高 许怀详)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编者按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以师生为重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面对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提...[详细]
本报讯6月30日,从山东省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传来消息,依据菏泽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范...[详细]
本报讯近日,山东省总工会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工匠培训站”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省基层企业中开展工匠培训站建设工作,打造职工身边的“...[详细]
本报讯6月26日,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氢电拖1”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壮观的水门礼中荣耀入列,不仅为青岛港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更标志着中...[详细]
7月1日,是我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全线日,宝成铁路全面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新中国自主创新修建的第...[详细]
◎龙跃梅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研究生王茜以一份仪器设备的研发报告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成为山东首名凭实践成果获得硕士学位的毕...[详细]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采购经理指数。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详细]
中国“三农”即将迎来新一次全面摸底——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时隔10年再次启动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详细]
本报6月30日电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文物局联合主办,四省博物院共同承办的“山...[详细]
本报记者苏锐文/图从6月中旬起,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始迎来客流高峰。作为文物大省,山东近年来注重发挥文物考古工作的文...[详细]
本报讯6月30日,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消费季以“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突出暑期文化...[详细]
近日,在山东菏泽、湖南岳阳、陕西渭南、甘肃张掖等地,一元钱就可以看一场文艺演出。近些年,很多地方推出“一元剧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详细]
作者 刘天子姜臻中国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的变迁与性别平等关系密切。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的变迁主要从公共领域和家庭领域反映男女平等观念。...[详细]
林武到所在党支部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以过硬作风展现干事创业新担当新作为
近30国青年齐聚宁夏!“青连丝路—丝绸之路国际青年影像交流计划”宁夏创作营启动
售前咨询:0760-2332 0168
售后客服:400 830 7686
1998~2024,今科26年专注于企业信息化服务
立 即 注 册 / 咨 询
上 线 您 的 网 站 !